如何构建重点区域物流体系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浏览:8652 时间:2014-06-26 来源:本站整理

当前,将重点区域物流规划纳入到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国家区域经济战略当中,有利于区域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要想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尽快形成完善的区域物流体系。应首先强调理论体系建设,在重点区域物流规划之前打好理论基础。同时,着重突出一些重点,例如合理进行总体规划,在实施区域物流的发展战略之前,区域物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快物流标准统一化,让区域内及区域间物流畅通无阻;搭建重点区域物流资源信息平台,推动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大力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现代化物流,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加强物流基地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为区域物流发展打好坚实的地基。

当然,区域物流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我国物流产业又处于起步阶段,区域物流的构筑必定是艰辛漫长的过程,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市场三方面共同协力完成。

目前,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点区域的经济建设进入关键期,重点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物流的强劲支撑,由于体制瓶颈,物流缺乏统一布局,难以形成合力。因此,必须把物流纳入重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建成区域物流体系。

区域物流是指以某行政区、经济区或特定地域为活动范围,以区域经济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区域间及区域内部的物流活动进行有效集成的组织形式和物流形态。区域物流能够集中合力、合理配置资源、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实现绿色物流,这些对于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地区经济整体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具体应怎样操作来发挥区域物流的特色和优势,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则,理论体系要先行。我国实施区域物流发展体系的基本前提是弄清区域物流基本理论,以科学理论作为区域物流的指导方针,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明确区域物流概念体系。区域物流内涵随实践发展而发展,故应从经济学、管理学等多种视角分析,这对明确其概念和理论构架均有裨益。第二,掌握区域物流的增长机理。包括发展区域物流的原因、优势以及规模经济的表现形式;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何如,如何创制两者间的发展模式,如何对区域物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等。第三,增加区域物流政策研究的内容。目前,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区域物流正在形成,这就要求有相应的政策来规范如何引导物流产业的发展,区域物流政策的制定需要相关学术理论的支持。

二则,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我国要实现和发展区域物流,现代物流的运行模式是必然选择。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管理,提升物流水平,充分实现区域物流的目的。例如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加强物流网络组织建设,能够有效整合信息资源、达到物流网络优化、实现企业间协同合作、提高企业竞争力。现代物流网络是区域物流实现的可靠保障。从宏观上看,畅通的现代物流网络有利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从微观上看,高效、畅通的物流网络是企业新的利润的来源。现代物流运行模式与区域物流的发展需求相契合,已达到对区域物流的促进作用。

三则,合理规划是前提。在实施区域物流的发展战略之前,首先应对区域物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区域物流的发展不能偏离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应结合区域内经济、自然、社会等方面的要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规划时要注意全局性、统一性和地域性:全局性体现在区域物流的基础是在特定的地理区域依托集群协作发展,形成物流产业联动发展格局;统一性侧重在标准层面,统一的规划标准为区域内各物流企业相互协作和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地域性主要是说区域物流是以区域为范围,以区域地理位置为前提,规划的制定要根据区域不同地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来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地段性差距,使区域物流特色得以发挥。

四则,基地建设为依托。物流基地作为区域商品进行集散的基地是整合物流资源的最佳平台。物流基地在区域物流体系中,不仅执行一般的物流职能,而且执行指挥调度信息等职能,是物流网络的灵魂所在。政府在区域物流发展中的功能之一就是建设物流基地和设施,故政府必须承担起职责,加强物流基地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为区域物流发展打好坚实的地基,提高区域物流的运力。应该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区域物流设施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在线路与节点失衡和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失衡。物流设施作为开展区域物流的前提,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物流网络的效率,是衡量区域物流效率的重要标志。

区域物流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基于我国物流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区域物流的构筑必定是艰辛漫长的过程,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市场三方面共同协力完成,其中市场是根本,企业是核心,政府是保障,除本文所述的几点外,这三者之间关系的协调问题也是影响区域物流优势发挥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