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球之肾”
浏览:3151 时间:2015-04-23 来源:青海日报

"森林草原、江河湿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绿色财富,必须倍加珍惜。"

--题记

今年4月,新华社一条消息引人注目:中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青海省湿地资源面积位居全国第一,湿地面积从2003年的556万公顷增加到814.36万公顷,增长近五成,占中国湿地总面积的15.19%。

湿地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地球上40%已知生命体存在的基础。因此,联合国环境署、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将湿地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生命之源"。

我省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4类17型,其中沼泽湿地为564.54万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69.32%,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生态调节区。2014年国家林业局委托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对青海湖鸟岛、扎陵湖、鄂陵湖3处国际重要湿地进行了价值评估,结果显示,3处湿地生态系统总价值达247.96亿元。

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决定了青海在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中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3月底至4月中旬,记者先后赴青海湖、柴达木盆地、黄河河畔进行了为期10天的采访,此时的青海湖岸虽然还看不到无边无际葱绿的草原及大片金黄的油菜花,但我们深切感受到环湖各县在保护湿地方面已经迈出了步伐,湿地保护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马建海告诉记者,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工作的完成,为今后科学有效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提供了科学依据。据了解,这一由387名专家学者参与的湿地资源调查工作已于2013年完成,这是我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科学湿地调查,调查按照《湿地公约》定义,对我省行政范围内的各类湿地,包括面积8公顷(含8公顷)以上的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米以上、长度5000米以上的河流湿地,运用3S技术与现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最新的卫星遥感数据,通过数据室内判读、现地验证和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室内修正等流程,对全省各类湿地资源进行了历时3年调查,从而掌握了各类湿地面积、分布、类型和保护状况,建立了遥感影像和基础数据库;尤其对近十年来全省湿地面积、保护状况和受威胁状况的动态变化有了清晰的认知。

与此同时,在湿地立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青海湖鸟岛列入我国首批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3年4月,省编委批复成立青海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加强了省级层面的湿地保护管理能力。 2013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青海省湿地保护条例》,并于当年9月1日起施行,为依法开展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了强力保障。2014年省政府印发的《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率先在全国将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列为禁止开发区,面积达23.0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2.11%。

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类型自然保护区11处,青海湖鸟岛、扎陵湖、鄂陵湖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7处重要湿地列为国家重要湿地名录,11处重要湿地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4年组建了30余名专家组成的青海省湿地资源保护专家队伍,并且与中科院东北地理所、信息遥感所、成都生物所、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机制,与全球最大的非政府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初步构建了以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为主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省林业部门不断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湿地资源保护成效显著,湿地率达11.35%,列入重点保护的湿地面积为356万平方公里,湿地保护率为43.74%,高于全国平均值。三江源、青海湖、可鲁克湖-托素湖、大通北川河源区等自然保护区实施湿地优先保护项目,保护管理能力大大提升。2014年,先后争取湿地保护专项资金9902万元,其中,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资金4000万元。

环青海湖草原是我省最美的草原之一, 2008年,总投资15.67亿元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实施,工程范围涉及青海湖流域的刚察、海晏、天峻、共和4个县,从而拉开了保护青海湖流域湿地、草原、森林、野生动物的序幕,林业部门相继实施了人工造灌木林、封山育林、沙漠化土地治理等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到现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投资9.59亿元。

正是一批批项目的实施,青海湖的水位在盈盈上升,游鱼也多了。最让人惊喜的是,几年前,从远方飞来了上千只大天鹅,一片瑞雪似的,落到湖边的湿地上过冬,给青海湖增添了另一道风景。

柴达木盆地是全国八大沙漠区之一,又是我省湿地面积最大的地区。2014年,柴达木盆地的可鲁克湖从全国参报的43个水质良好湖泊中脱颖而出,入选国家15个重点支持湖泊范围。从而使德令哈市70%的重要湿地纳入保护区管护范围,4年内国家投入4.3亿元在这里实施五大类20个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可鲁克湖是盆地惟一的淡水湖,湖面近60平方公里,湖滨均为天然湖堤,湖内水草茂盛,湖边芦苇成片,有鲤鱼、鲫鱼、草鱼等鱼类17种,黑颈鹤、斑头雁、鱼鸥、野鸭等136种鸟类,素有"鸟中大熊猫"美誉的黑颈鹤也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德令哈市环保局局长谢洪源介绍说,2014年在这里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巴音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二期等5个项目,总投资8067.15万元。今年将实施可鲁克湖湿地保护和荒漠化治理工程(四期)等4个项目,总投资7915.41万元。

据了解,2014年,海西州向国家林业局湿地中心申报了6个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分别是格尔木河、德令哈尕海湖、都兰阿拉克湖、乌兰都兰湖、天峻布哈河和茫崖尕斯库勒湖等湿地公园。近日,国家林业局已批复尕海湖、阿拉克湖、布哈河等4个湿地公园为国家湿地公园。

可以说,我省湿地保护工作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开始,尤其令人欣喜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扩大退耕还湿试点范围,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保护奖励试点。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补偿措施的跟进,必将推动湿地保护工作大步前进。

今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湿地保护工程、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湿地保护工程、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湿地管护员制度、中央财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湿地保护奖励试点、木里-江仓地区湿地保护与恢复等湿地保护工程都将全面启动。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各县以及格尔木市、祁连县、门源回族自治县已经展开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和湿地保护奖励试点;贵德黄河清、西宁湟水和河南洮河源3处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已经启动。

马建海告诉记者,一个地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越多,说明该地区生态保护意识越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卓乃湖、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年保玉则和可鲁克湖-托素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可鲁克湖-托素湖3处湿地目前也将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并且已经向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提交了申报材料。2014年,国家林业局新批复同意祁连黑河源、乌兰都兰湖、德令哈尕海、都兰阿拉克湖、天峻布哈河、玛多冬格措纳湖、玉树巴塘河、互助南门峡等8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单,新增湿地保护面积16.76万公顷,至此,我省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数量达到11处,受保护湿地面积达21.1万公顷。

生态论坛--增强湿地保护意识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也是水资源"贮存器"、"储碳库"和"物种基因库"。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湿地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认识不足,加上对湿地的研究起步晚,认识不够深入,湿地资源保护面临许多挑战。

对于从事林业工作的人来说,做森林资源保护和林地资源的保护,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但是,作为湿地保护工作,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工作,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在生态建设投资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湿地的保护提到了重要的日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湿地公园的建设等已经展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扩大退耕还湿试点范围。所以我们不仅要天天琢磨森林和木头,而且还要认识到,湿地是我们的半壁江山,在做好林地、森林资源保护的同时,一定要把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治理、建设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增强湿地保护意识。

湿地具有强大的水文调节和循环功能,可以有效贮存、滞留降水和地表径流,并补充地下水。我国湿地维持着约2.7万亿吨淡水,占全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自然湿地还为许多物种保存了基因特性,使许多野生生物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安然生存和繁衍。湿地还是孕育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在与湿地相互依存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许多湖泊是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圣湖"。

因此,我们不能忽略湿地的功能,更不能视为闲置不用的"荒地",对湿地的价值和重要性应该有足够的认识,绝不能有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更不能把湿地当成荒地或低价值的土地看待,无序和过度开发湿地资源会严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平衡。

数字点击

西宁南北两山将高标准造林4600亩

今年,西宁市南北两山计划完成高标准造林4600亩,设计苗木栽植量68万余株。

省林业厅从3月20日起,提前派员赴起苗地点专门负责起苗环节,保证起苗质量和苗木按时送达。同时,合理分配苗木,一边按各施工区域的进展情况和苗木需求量合理分配苗木,一边督促各绿化单位做好下一批苗木栽植前的施肥、饮坑等准备工作,整个造林环节工作紧密衔接,顺利推进。

海东市造林种苗达 2803.7万株

当前正值海东市种苗出圃、调运的关键时期。今年春季造林期间,全市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共需各类苗木2803.7万株,造林需柠条种子5.4万公斤。

从苗木准备情况来看,今年出圃苗木能满足本市造林绿化需求,造林绿化常规树种和乡土树种苗木供大于求,部分城镇绿化、通道景观绿化所需大规格苗木及经济林建设所需核桃、大樱桃嫁接苗、文冠果等自产不足,将从外省调入。

格尔木在光伏园区造林3200亩

格尔木市今年在光伏园区补植补造3200亩树木,新造800亩林地。

"光伏城"格尔木市采取乔灌花相结合的方式造林。截至目前,已调运各类苗木190万株,其中已栽植新疆杨12万株、青杨3万株、丁香0.2万株。州市林业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组,按照分片包段的办法,对造林绿化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确保绿化工程按期高质量完成。

湟源今年完成造林任务205万亩

湟源县今年计划完成林业重点工程造林任务2.5万亩,全部为高标准造林,是历年来造林任务最大、标准最高的一年。从3月23日开始,该县组织造林专业队在109国道沿线城关镇董家庄至和平乡茶汉素阳坡展开整地工作,全县工程造林整地工作全面启动。